在中美谈判的关键时刻,美国采取了新的行动,宣布对外国进口的无人机和多晶硅启动所谓的“国家安全调查”。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美国滥用政治工具,干涉正常贸易活动,对他国加征关税的一个借口。所谓“国家安全”已经成为美国针对中国的万能理由。
尽管美国没有明确指出中国,但实际上这次调查的目标就是中国。在全球商用无人机生产领域,中国占据主导地位,而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板和半导体的关键材料,中国产品在全球供应中占比高达92.08%。因此,这项调查可以视为对中国相关商品加征关税的前奏。
在美国寻求与中国谈判,并取消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以换取中国稀土产品的背景下,美国再次采取这种恶意行为,其目的令人质疑。是为了打压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,还是有其他意图?
事实上,美国为了限制中国无人机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,但结果并不理想。不仅美国民众离不开中国无人机,一些官方部门也在偷偷使用。这表明中国无人机实力强大,市场需求旺盛。即使美国政府再次对中国无人机和多晶硅加征关税,也难以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影响。
《南华早报》分析认为,华盛顿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对华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。这一分析是有道理的,符合特朗普一贯的风格,即通过制造筹码来施压他国,争取更大利益。目前,美国在与中国的博弈中缺乏有效的筹码,特朗普只能强行制造一些筹码。
然而,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中国的强烈反感。中国愿意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,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容忍美国在谈判中作弊。如果美国继续这样做,中国可能会认真考虑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与美国合作。
此外,如果美国可以制造筹码,中国也可以反复使用某些牌,比如稀土。如果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,就不应该期望中国容忍他们使用这种手段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正是这个道理。